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96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藏北羌塘盆地西部查桑地区结构及构造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近年新获得的航磁、重力、大地电磁测深和地质等资料的综合研究揭示,羌塘西部隆起查桑段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带、东西分块和垂向分层的结构、构造特征。该区总体由两(东部)、三(西部)个东西向展布的大型南倾构造块体推覆叠置而成,其间又被数条近南北向断裂分割为若干个断块。各块带出露地层时代、结构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特征有较大差别。在查桑段及邻区,地壳中上部有两个低阻层,所在的深度分别为15±5km和约40km之下。壳内上部低阻层主要分布在查桑段及其以南,为各块体总体向北运动和逆掩叠覆之底部主拆离推覆面,该区各南倾大断裂均向下收敛并交会到该层。下部低阻层的展布超出了查桑段,向北已达北羌塘坳陷,其影响的范围可能更为广阔。此南北分带、多块叠置的结构和复杂多变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仅孤零零地出现在双湖—绒马之间,不具区域意义。其形成与该区东、西两侧中生代始存在的近南北向转换断层和晚古生代可能曾发育有裂谷之背景密切相关。该区段挤压变形和叠覆隆升,始于早白垩世羌塘盆地反转期;始新世以来,印度板块碰撞遂继续向北推挤,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加强及改造。  相似文献   
92.
核二段沉积时期泌阳凹陷总体处于从断陷向坳陷转换的过渡阶段。本文利用测井、钻井和C、O同位素等资料,研究了核二段各砂组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相带分布、砂体展布以及沉积演化规律。核二段时期,泌阳凹陷发育5种沉积体系类型: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正常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盐湖沉积体系。物源供给条件和古地形严格控制了泌阳凹陷各种沉积体系的发育。在陡坡带的中、西部地区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而在陡坡带东部则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在东北部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而在西北部缓坡带则发育正常曲流河三角洲。借用C、O同位素数据估算核二段沉积时期平均古水温为28.17 ℃,最高46.8 ℃;环境指标Z值平均为126.84,表明核二段整套地层都为盐湖咸水沉积条件。从纵向上δ13C、δ18O及Z、t演化看,核二段地层演化表现为两个旋回:从三砂组底到二砂组底部为第一次湖水变咸、湖盆收缩,从二砂组底部到核二段顶为第二次湖水变咸、湖盆收缩。  相似文献   
93.
2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凝炼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对推动地球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8年3月发布的研究报告《地球的起源和演化:变化行星的研究问题》提出了21世纪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10个重大科学问题:①地球和其他行星的起源;②地球早期的演化历史;③生命的起源;④地球内部的运动及其对地表的影响;⑤地球的板块构造与大陆;⑥地球的物质特性对地球过程的控制;⑦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幅度;⑧地球—生命的相互作用;⑨地震、火山喷发等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⑩地球内外流体运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这些重大科学问题对我国的地学发展战略研究及地球科学基础研究均将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主要依据NRC的《地球的起源和演化:变化行星的研究问题》报告,对这些重大科学问题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相似文献   
94.
The Qom Formation comprises Oligo-Miocene deposits from a marine succession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Basin of Iran. It is composed of five members designated as A-F. Little previous work exists on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Based on an integrated study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with outcrop data, wells and regional seismic profiles, the Qom Formation is interpreted as a carbonate succession deposited in a mid-Tertiary back-arc basin. There are two second-order sequences (designated as SS1 and SS2) and five third-order sequences (designated as S1-S5). Five distinct systems tracts including transgressive, highstand, forced regressive, slope margin and lowstand have been recogni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quences and lithologic sub-units has been collated and defined (S1 to S5 individually corresponding to A-C1, C2-C4, D-E, the lower and upper portions of F); a relative sea level change curve and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have been established and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coincidence of relative sea level change between that of the determined back-arc basin and the world indicates that the sedimentary cycles of the Qom Formation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eustatic cycles. The variable combination of the systems tracts and special tectonic-depositional setting causally underpin multipl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styles seen in the carbonates of the back-arc basin revealing: (1) a continental margin basin that developed some form of barrier, characteriz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cycles of carbonate-evaporites; (2) a flat carbonate ramp, which occurred on the southern shelf formed by the lack of clastic supply from nearby magmatic islands plus mixed siliciclastics and carbonates that occurred on the northern shelf due to a sufficient clastics supply from the land; and (3) a forced regressive stratigraphic stacking pattern that occured on the southern shelf and in basin lows due to the uplifting of the southern shelf. Thick and widespread aggradational framework limestone usually occurs in the initial sequences (S1 and S3) of the supersequence, which led to preferential oil reservoir deposition but a lack of source and cap rocks, whereas the retrogradational and progradational framework limestone usually occurs in the later sequences (S2 and S4-S5) of the supersequence, which results in two perfect sets of source, reservoir and cap rock assemblies, so that the limestone in sub-member C2-C4 and the F-Member can be predicted as important objects for oil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95.
准噶尔盆地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对成藏动力学系统的概念重新描述的基础上,选择经历了多旋回构造与沉积演化的准噶尔盆地进行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准噶尔盆地发育6套烃源岩、多套储集层、2套区域性盖层和数个局部盖层,它们构成6套生、储、盖组合。同时,钻井揭示盆地超压发育,结合测井与地震资料,将地层压力在垂向上划分为2个常压系统和3个超压系统。该盆地垂向通道众多,构造活动期流体上下连通性好,整体可划为一个复杂的成藏动力学系统。然而,断裂活动具幕式特征,相对盆地演化史,大部分时期处于静止封闭状态。因此,进一步将准噶尔盆地划分为6个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①二叠系自源超压半封闭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②三叠系他源超压半封闭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③侏罗系混源超压半封闭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④白垩系—侏罗系混源常压开放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⑤古近系—白垩系混源超压封闭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⑥新近系他源常压开放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不同的子系统,成藏条件、成藏动力和成藏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96.
罗志立  刘树根 《地质论评》2002,48(4):398-407
“前陆盆地”一词,在中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研究中被许多学者广泛引用,在空间上有“泛前陆盆地化”,在地史演化中有“扩大化”,名词术语引用上有“复杂化”的倾向,因而引起同行的关注。本文从文献中追踪前陆盆地原命名者的涵义和沿革,正确理解国外学者提出前陆盆地的特及模式,再根据中国的实际地质特征与国外典型前陆盆地对比,结果发现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特殊在于大国外所称的前陆盆地的共同性。因而认为在中国中西部直接引用“前陆盆地”一词不当。建议采用“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Intracontinental subduction foreland basin)一(间称-C型前陆盆地),以示有中国地质特色的前陆盆地,为今后建立油气成藏模式和指导油气勘探理论依据。最后,还讨论了中国石油学发展中,值得反思的3个问题。  相似文献   
97.
粘土矿物碱耗协同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忠  高晓勇 《岩石学报》2000,16(3):459-464
选择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等三种在储层中最党风的储层粘土矿物,两两分别按2L:0,1:1,0:2质量配比组成复配物系列;在30℃、50℃温度下按1:5,1:8,1:10(g/ml)固/液比分别与1.6%的Na2CO3深液反应8h,360h;监测反应前后碱液浓度的变化;计算了各条件下各自的绝对碱耗量。结果表明三种粘土矿物中蒙脱石耗碱最大,高蛉石的耗碱量与伊利石的接近;随着固/液比减小和温度升高,矿物  相似文献   
98.
张鼐  郭宏莉 《岩石学报》2000,16(4):665-669
储层液体包裹体测试分析是研究油气运移、成藏时间和期次和问题的一种非效的方法,克拉2气田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及其丰度统计分析表明,烃类包裹体丰度与储层含油气必一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根据包裹体产状,均一温度和包裹体成分拉曼光谱分析结果发现,油气在成岩早期就开始注入,并一直保存在储层中,直到后期才裂解成干气,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表现为一个主峰,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有三个区间(峰值),其中第一个峰值与有机包裹体一  相似文献   
99.
光学弱相干层析成像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学弱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结合了共焦、弱相干、光外差及扫描层析成像等技术的优点,可实现无损伤、在体检测,具有较高的探测灵敏度和分辨率,可望在生物组织活检中获得广泛应用。本文在讨论OCT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OCT系统的若干应用,如龋齿、体内器官粘膜的成像检测和对血管结构与血流动力学的成像检测等。  相似文献   
100.
通航环境是决定船舶北极航行安全的关键因素。针对北极地区通航环境的复杂性与危险性,对北极地区整体通航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通航环境评估模型,进一步实现了模型的验证。其中,水文环境、助航及信息情报环境对北极地区安全通航影响最大。该研究为北极地区航行安全以及航线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